导航菜单

秦明:毛主席为什么要停办党校,改办五七干校?

  1933年3月13日,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苏区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,这就是中央党校的前身。

  1935年10月,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,党中央决定党校恢复办学,正式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。

  1948年7月,为了迎接新中国培养干部和理论人才,党中央决定建立高级党校,名为马列学院。

  1955年8月1日,中央决定将马列学院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(简称中央高级党校)。

  革命战争年代,中央党校为党和革命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领导骨干;新中国成立以后,中央党校的职能是为新中国培养干部和理论人才。

  1966年,“风暴”来临之后,中央党校停止招生,尔后停办。1968年以后,“五七干校”这一新鲜事物一度替代了原来的党校职能。

  毛主席为什么要在1966年停办党校,笔者没有查到很具体的资料,只能从“毛主席为什么要创办五七干校”进行侧面讨论。

  60年代初中苏论战,苏联变修的教训摆在眼前,毛主席一直在研究苏联是怎么变的。通过对大量材料的阅读、分析,毛主席发现了一个现象:苏联的干部是不劳动的,他们高高在上,脱离人民;不仅如此,他们的子女也搞特殊化,子承父业,苏联普通劳动者的子女很少能当党员、干部。这一现象在国内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,他们看不起工人、农民,还瞎指挥……

  毛主席意识到,干部搞特殊化,脱离劳动,脱离人民,是苏联产生修正主义的重要原因。要避免干部腐败变质,干部要参加劳动,通过劳动,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思路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坚定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。

  1963年5月9日,毛主席给《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》作了批语:

  1964年12月12日,毛主席在另一份批语中写道:

  1966年初,毛主席对政治形势的分析有了进一步的变化,他认为,在中国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领导权不在无产阶级手里……随着这一认识的形成,毛主席对干部参加劳动的问题,更加感到迫切了。

  1966年5月初,林彪给毛主席寄来了“1966年5月2日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给中央军委的报告”,这份报告说,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,军队搞生产确实是一件大事,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。

  这份总后实践总结得出的报告,给了毛主席巨大启示,他充分肯定了报告中提出的五条做法和总的想法。但毛主席的思考并不局限于军队生产的范围,他考虑得更深更远,他由军队搞生产,联想到办一种“大学校”的问题。这种“大学校”,各行各业都要办。在“大学校”里,可以学政治,学军事,学文化,又能从事生产,由此形成一个体系。

  基于这个思考,毛主席在5月7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,这就是著名的“五七指示”。

  1968年之后,各地各级革委会相继成立,局势趋于稳定,各项工作在新的框架下重新步入正轨。为了贯彻毛泽东《五七指示》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各地陆续兴办起了五七干校,取代了原来的党校职能。

  1968年5月7日,庆安县柳河五七干校成立,这是全国的第一所五七干校;10月5日,《人民日报》在《柳河“五七”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》一文编者按中,引述了毛主席的有关指示:“广大干部下放劳动,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。”此后,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都纷纷响应,在农村办起五七干校。党政机关、高等院校、文教科技战线的大批干部、教师、专家、文艺工作者等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,到五七干校参加体力劳动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。中央、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豫、赣、鄂、辽、吉、黑等18个省共创办五七干校106所,下放的干部、家属达10余万人。

  “五七干校”是为贯彻毛主席五七指示办起来的,强调体力劳动的重要,反对只重视脑力劳动,使大量知识分子和干部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。

  1977年10月,中央高级党校复校,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。

  1979年2月7日,国务院发出《 关于停办“五七”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各地的五七干校陆续停办。

  1978年,著名诗人臧克家出版诗集《忆向阳》,收录了五十余首回忆咸宁五七干校(向阳湖)生活的诗歌。诗人臧克家1969年11月30日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,1972年回京。关于这段经历,他在诗集序言中写道:

  这个日子,我永生不能忘。它是我生命史上的一座分界碑。这以前,我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天地里,从家庭到办公室,便是我的全部活动场所。身体萎弱,精神空虚。上二楼,得开电梯,凭打针吃药过日子。为了思想改造,为了挽救身心的危机,我下定决心,换个新环境,去尝试、锻炼。

  当一脚踏在大江南岸向阳湖畔的土地上,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天地展开在我的面前。眼界顿时宽大了,心境也开阔了。乍到,住在贫农社员家里,他们甘愿自己挤一点,把好房子让给我们。我们推谢,他们一再诚挚地解说:“不是听毛主席话,请也请不到你们到向阳湖来呵。”从朴素的话里听到了赤诚的心。

  同志们床连床的顶着头睡,肩并肩的一同劳动,心连心的彼此关怀。一切等级、职位的观念,统统没有了,大家共有一个光荣称号:“五七战士”。小的个人生活圈子,打破了,把小我统一在大的集体之中。在都会里,睡软床,夜夜失眠,而今,身子一沾硬板便鼾声大作。胃口也开了,淡饭也觉得特别香甜。心,象干枯的土地得到了及时的雨水一样滋润……

  毛主席教导: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。在劳动中产生了这种精神。反过来,用这种精神,去劳动,去学习,去改造自然,也改造自己……

  我们“五连”的百多位战友,男的,女的,日夜奋战,艰苦磨炼……但,这是一个方面。还有另一个方面,那就是读书学习;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……

  晚间、工余之暇、阴雨天气,都把精力用在学习马列、毛主席著作上面。过去,在北京,我们也经常学,但是觉得在劳动中学习,意义不同。过去在字面上懂了的东西,今天,在实践上有了新的体会。毛主席谆谆告诫我们,要理论与实践结合,今天,我们理解了这指示的深刻意义。

  ……留恋干校的战斗岁月,回忆干校的战斗生活,这本身就包涵着思想的进度、感情的变化、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认识。

  “去劳动,去学习,去改造自然,也改造自己”是臧克家给这篇序言取的标题,四个短语凝练地概括了臧克家去到五七干校干了什么、收获了什么。那时,毛主席已经逝世,诉苦风在一部分老干部和知识精英群体中兴起,臧克家没必要讨好谁,所以,这段回忆也就更加真实可信。

  干部参加劳动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与劳动人民保持密切联系……毛主席的设想显然在远离群众的党校大院里无法实现的,这就是毛主席发出五七指示和兴办五七干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吧。

收藏此文 赞一个 ( )

支持红色网站,请打赏本站

微信打赏
微信扫描打赏

相关推荐: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二维码